“拓学”

2025-07-07 12:36:544701

摘要:“拓学”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做到课内学习与课外延伸相结合,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真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拓学”的内容,源自于课本但又凌驾于课本之上,教师通过设计多样的、鲜活的拓展内容,让学生在认知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内容,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与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拓学;兴趣;延伸

新春伊始,德州市教育和体育局提出今年为“教学质量提升年” ,对全市教师提出了新年新要求。作为农村中学学校,我们更加懂得“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未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这个道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和学校未来的发展之路。因此,我校提出“导学——预学——互学——展学——拓学——评学”的“六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拓学”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

一、什么是“拓学”

“拓学”,是拓展延伸学习,在完成课标要求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或者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拓展延伸为探究活动,成为本节课“拓展点”,学生通过小组间的“互学”交流达到知识的升华、学习的巅峰。其中,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思考、小组间的合作以及学生的实践操作,都是“拓学”顺利进行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及时发现学生知识发展的新“拓展点”,引导学生继续探究。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注重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加强日常生活与学科教学中的实际联系。所以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学会有效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加入一些生活化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量,同时拓展他们的思维。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学习真正走进现实生活,增强学生成功的体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为什么要“拓学”

1.激发学习兴趣

“拓学”的实施过程,一定要讲究“多梯度,多台阶”,教师的设计难度要适宜学生的身心发展。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增强学习兴趣。我们好多理科教师都在抱怨学生上课没有精神,其实是我们的课堂没有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第一课时,通过学生的“预学”课本基础知识点,然后互助小组“互学”讨论,通过“展学”在教学平台进行展示。最后“拓学”时,我让同学们在已有的知识点上,探究“勾股数”的变化规律,为九年级数学中“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相等”打下基础。学生在计算的同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有效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习效率。让每一名学生参与其中,分享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取得的成果,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2.开阔学生视野

“拓学”是新时代的产物。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可以通过抖音、快手等手机软件获取信息,可以通过网络、电子书、图书馆等途径去搜索了解相关知识,学会相关技能。教师设计“拓学点”,让学生本人或者小组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知识,还能打开学习思路。如:我在教学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中“喷水池”问题时,先分组讨论课本例题的解决方案,同学们很快就解决了。我话锋一转,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是先修好水池,然后再在池中心设计喷水头的高度。学生们在愉快的讨论中,理解了数学的“一题多问”的变化和生活常识的普及。采用“拓学”的方式进行学习,能在获得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拓展,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深加工”和“细品味”。

三、“拓学”实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拓展点要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要明确探究活动时间、内容、拓展要求,才能保证学习的效率。教师要创设出最适宜学生探究的“拓展点”,要以学生自主潜能的发挥为着眼点,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变“三讲得一”为“一讲得三”,变“教师一言堂”为“学生主宰课堂”,变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让每一名学生在拓展学习中增长知识,在探究性作业中应用知识,真正感悟到“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应用于生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2.教师要终身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当今世界,教师不仅要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还必须具有与时俱进、不断成长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才能为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如果教师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将会在教学中出现“卡壳”的情况,将会被新型课堂所淘汰。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①教师要全面考虑学生在拓学环节中可能出现的疑问以及学生容易忽视的细节,备课时对于每个“拓学点”可能产生的结果有相应的预案。②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把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保证内容的适时性和系统性。③教师根据主要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最大发展。由于教学过程的复杂性,要完全避免“卡壳现象”是不可能的,但可以通过努力,从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应变能力等方面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就会减少“卡壳现象”的发生。

“拓学”最重要的还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一把用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开启农村教育智慧大门的钥匙。教师脚踏实地,教书育人;学校生态教学,立德树人;家长尊师重教,通力配合;社会鼎力相助,齐抓共管。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社会这五股力量犹如五根琴弦,形成合力,将在素质教育的阵地上合奏出一曲教育最强音。

参考文献:

[1]差异课堂教学模式之有效拓学——张洁-《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8。

[2]初中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教学策略研究——“六学”过程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