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期刊审稿全流程、附 13 种投稿后状态

2025-09-18 07:28:084148

SCI论文期刊审稿全流程、附 13 种投稿后状态,作为医学科研工作者,撰写学术论文和向期刊投稿是及时的将自己的科学发现与世界上其他学者分享的重要方式。 一篇SCI论文学术论文在完成稿件撰写后,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审稿。而作为学术「守门员」的期刊编辑和同行评审专家需要对稿件进行多轮审稿,需要很长时间来完成这一工作。

对于刚进入科研领域的同学来说,往往搞不清楚稿件投稿后的各个状态具体的含义。

本文来谈一谈稿件在审稿的具体流程及各个状态的含义,在一开始,建议大家收藏【SCI论文写作专题】。

审稿的一般流程

01、一篇SCI学术论文稿件在提交后,首先经过编辑对稿件是否符合所投期刊的定位以及稿件的创新性等进行初步评价。

02、如果不符合期刊定位或整体评价不高,编辑则会不经过同行评审,直接拒掉。

03、如果编辑初审认为稿件值得进一步评价,则就会进入同行评审阶段。编辑会随机或根据稿件中建议选择同领域专家进行同行评审,评审专家一般为 2~5 人不等。

04、评审结束后,将意见反馈给编辑部。编辑综合每个审稿人意见,选择拒稿(Reject)、大修(Major revision)、小修(Minor revision)和接收(Accept)。

05、修改后的论文提交后,由编辑再分配给审稿人进行二审、甚至三审。循环几轮,直至最后决定接收或拒稿。

不同期刊的审稿流程状态显示可能有所差异,但通常都会经过以下流程:

常见审稿状态一共有 13 种,包括:

1. Manuscript Submitted(Submitted to journal)

2. Awaiting admin processing

3. Editor Invited

4. With Editor

5. Reviewer Invited

6. Under Review(Peer review)

7. 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

8. Decision in Process

9. Reject

10. Major revision

11. Minor revision

12. Revised Manuscript Submitted

13. Ac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