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趣史】50:1的杀伤率?古代的弓箭、现在的机枪,哪个更厉害?

2025-05-06 03:31:227154

大家知道古代战争与现代战争的区别很大,现代战争中的枪杆子是士兵最基本的装备,但是想在战场上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也是非常困难的,据网络上的一些数据统计,二战时期美国人平均需要2000多颗子弹才能消灭一个敌人,而我国则是1000颗左右。而古代战争能装备这等利器的,要数军队中的精英,弓箭手!

想必很多人都看过电影视频中秦国的箭阵,比起枪林弹雨也是不差丝毫。但是实际上,军队要装备数量众多,攻击力又高得弓弩,是不太可能的。弓箭的制作其实很简单,孩童往往上山取得树枝来制作弓箭玩耍,说明其工艺在我国古代并不复杂。但是军用的弓箭却非常有讲究,首先是箭头,为了具备杀伤力,箭头大多采用铜或铁,箭羽也要用质量上乘的飞禽羽毛,比如雕或者鹰。弓身上的弦为了能有更大的拉力,选用牛筋或者其他动物的筋。就这几样而言,古代的工艺水平即使再高超,羽毛、牛筋、铜铁的收集也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这就直接导致了箭的生产状况不佳,弓箭手在军队中的占比非常小。

说到其威力,肯定是不能与现代的枪械作比较,但是我们也要有一个直观的视角来认识其威力。古代大多数军队装备的弓箭,制造流程与工艺大体相同,所以其威力大抵相同。要说不同之处,就是这弓的拉力,简单来说就是拉力越大,箭射出去的威力也越大。虽然各个朝代计量方式不同,但是大概的数据我们还是了解的,弓箭的拉力基本上在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左右。去过健身房的小伙伴都知道,要想达到单手拉五十公斤,那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练出来的,最起码要经过严格训练一年或是多年以上。如此大的拉力也不够,还要看射程与角度。电影中秦国以箭阵灭了多国,其弓弩发射的射程与角度,基本上是覆盖全城。实际如何呢?其实就攻城战而言,城下的弓箭要射上去并且覆盖全城,那是不可能的!能将箭射出去就已经不错,剩下的,还要靠“天意”!

展开全文

箭在空中会形成抛物线落下,这时候的箭就叫流矢。射箭的人不知箭射向何处,而地上的人也无法判断箭会不会落在自己身上。如果装备有防护的军队还好,普通的士兵如果被这流矢射到,基本都会死亡。一如现代战争的子弹不长眼睛,就看谁倒霉。古代的箭雨也是如此,谁倒霉谁中箭。当然这都要依靠军队是否有如此多的弓箭和弓箭手,在国外的一些大型战役中,弓箭手发挥作用最大的战争,耗费了五十多万的箭矢,全歼对方不到一万人。这个比例与我国古代弓箭手的杀伤比也极为接近,记载中古代军队的弓箭手最多背五十只箭,只会少不会多,毕竟箭头的重量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弓箭手如此厉害,为何不多多益善?除了上面说的需要耗费人力物力,更多的是因为战争进行的场景不同。我国古代先秦时期很多国家都是正面对抗,双方摆阵,鸣鼓出兵。弓箭手的作用此时可以发挥到最大,只要指挥官看准放箭时机,完全可以减少自身伤亡。但是更多战争是在复杂的地形中作战,弓箭手的优势无法发挥。再者还有骑兵的存在,冲锋到阵前也就是盏茶的功夫,射手们最多射两三轮就会转换为近身作战。所以这也是弓箭手少的原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