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尘无界”的“洋状元”

2025-07-24 09:43:283179

项骧自任总干事,马相伯任监院。1903年3月1日《苏报》的“学界风潮”刊登《震旦学院开学记》,报道说:“此震旦之设,实东瓯项君渭臣发起之。院设于上海西乡徐家汇、即天主堂古天文旧屋也。”《震旦学院章程》也由项骧起草,刊发于《翻译世界》第二期,《复旦大学百年志》第一编有转载。

这是一所新型的学校,以培养翻译人才为宗旨,不同于爱国学社以倡言政治,推翻封建统治为目标。按章程规定,学院“以广延通儒、培成译才为宗旨”。所授功课“限二年卒业”。一切功课,均由马相伯先生鉴定。学院由入学者捐银集资创办。震旦学院当是中国第一所私立高等学校。

时梁启超在日本办《新民丛报》,闻讯大喜,刊布其章程于丛报中,且志评语《祝震旦学院之前途》:“教育议兴,即已两年。而至今无一稍完备之私立学校,不得不谓国民之耻也。……吾闻上海有震旦学院之设,吾喜欲狂。吾今乃始见我祖国得一完备有条理之私立学校,吾喜欲狂。……吾中国今已见此院,吾为中国前途贺。”“吾祝震旦学院万岁。”

3月1日,震旦学院举行开学典礼。不久,爱国学社因《苏报》案牵连,自动解散,其学生多转入震旦,震旦学院学生人数增加到132人。1904年,于右任化名“刘学裕”入震旦学院。于右任晚年曾回忆说,学院“一时多人才,学长即项微尘先生也”。

1905年,震旦学院发生风潮,马相伯等继办复旦公学。1917年,改为复旦大学。复旦大学百年校庆,即以1905年为起始,并将创办史上溯至1902年震旦学院。

抗战期间,62岁的项骧在瑞安家中。

从翰林院编修

到三任财政部次长

1904年冬,项骧曾赴日本视学。1905年,黄绍箕在京师译学馆任监督时,项骧在译学馆翻译文稿,以稿费津贴赴美国留学,考入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经济科。1909年毕业,获硕士学位。毕业论文题目是“The Exceptions of the Tripartite Governmental Powers in America”(题目大意是“美国的三权分立及其例外”)。回国后,参加清廷留学生廷试,得进士,1910年,殿试一等第一名,被誉为“洋状元”,授翰林院编修。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项骧任财政部参事,代理银行总办,时年34岁。民国初年,他参与发起组织民社。民社是民初政党之一,支部遍十余省,党员过万人。理事长黎元洪,吴敬恒为总干事。项骧、王正廷等人被推为评议员。民社曾派项骧到浙江来扩大队伍。他后由民社转入共和党,当选为干事。1912年6月4日,项骧等共和党人曾在北京欢迎湖北首义人士。

1913年2月4日至4月1日,项骧在北京,参加国民党、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等联合组织的以宪法的制定及内容为主题的讨论会。对于政府组织的宪法起草委员会,临时参议院中的四大政党即国民、共和、民主及统一党均一致表示反对。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2月4日,四党宪法讨论会在北京江苏会馆召开成立会,相约自2月18日起,每周开会一次,连续开会6次,对宪法上的各项重大问题进行讨论。项骧出席成立会,并参与前五次讨论,其中,他曾代表共和党主持了2月25日举行的四党宪法第二次讨论会。项骧是共和党人的主要代表。1913年5月,共和、民主、统一三党合组为进步党,项骧当选为参议,在京温州人大多加入进步党,当选参议的还有黄群、陈黻宸、陈蔚,以及青田的陈琪。民国初年,政党有激进和渐进之分,共和党、进步党,都是当时主张“渐进”“革新”的政党。

1917年冬,项骧赴上海,参与修改海关税则。当时发生了著名的普济轮被撞沉没事件,他和徐寄庼等作为温州同乡代表,向招商局交涉。1919年秋,项骧在北京,任第二届文官高等考试襄校官。1922年7月,任全国财政讨论委员会副委员长,1922年至1924年,曾三次任北京政府财政部次长,两次兼任盐务署署长,主持财政专门学校。

瑞安市区草堂巷项骧故居。

抗战后期

绝食逝于瑞安老家

1925年春,项骧回到家乡,专心教子读书,并以诗文自娱,间居上海。1929年6月,他被推举为国际商会中国委员会专门委员。1931年9月1日上海《申报》第17版报道《项骧为灾民请命》。当时,我国各地水灾极重,项骧因与美国总统胡佛有旧交,以私人名义致电华盛顿,呼吁赈济,为灾民请命。1933年,在上海任中国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

1936年11月,项骧曾陪同马君武游览雁荡山。接到老同学马君武要来的电话后,项骧赋诗《赠马君武》。诗末有记曰:“君武为余四十年老友,少时同从丹徒马先生游,习拉丁文。不见多年矣。丙子十月夜间,有电话自维山来,君武发也,约访余瑞安。喜极赋此赠之。”马君武在温州城区的旅舍为项骧诗选集作序(1964年又有于右任序)。马君武以为项骧所作诗“瑰异博丽,迴肠荡气,令人有一唱三叹之思”。项骧生前曾选辑诗作刊成《浴日楼诗选》,共二卷,今存铅字排印本。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9年1月21日,由抗日自卫会组织联合举办的瑞安书画展览会在文庙举行,项骧积极参加,拿作品参展,以义卖所得支持抗战。女婿王超六任瑞安中学校长时,曾将岳父项骧在美国留学时购置的整套《哈佛丛书》连同书柜捐赠瑞中己巳图书馆。

瑞安沦陷,项骧忧愤成疾,血压增高,1943年中风瘫痪。1944年9月,日军再陷温州,瑞安受到威胁,项骧不堪奔避,毅然绝食,于1944年11月4日逝世于草堂巷家中,终年65岁。1944年11月9日《阵中日报》报道《革命先进项骧绝食逝世》,认为是“国丧耆旧,乡失导师”。为彰扬先贤风节,1945年11月16日,瑞安各界特开会追悼。第二天即17日《阵中日报》第3版报道《瑞安各界追悼项微尘》。

记得在瑞安中学图书馆,曾经看到其所藏一书,封面上有项骧先生钤印“微尘无界”,以我愚见:这是一句充满哲理的话语,耐人寻味。项先生把其字“伟臣”改为“微尘”,自比普通平凡的“微尘”。但正是这“无界”的微尘,存在于大千世界的浩空之中,显示了其所具有的特殊力量。

◎觉得本文不错?

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怎样看历史文章?

点击上右角——查看公众帐号——查看历史消息即可

如何订阅瓯越文体秀?

1、搜索公众账号:瓯越文体秀

2、或搜微信号:ouywtx

3、联系电话:0577-88812911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