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平时钻进水稻田的泥土里,草也不吃,它们是吃什么长大的?黄鳝一

2025-10-03 06:30:149049

黄鳝平时钻进水稻田的泥土里,草也不吃,它们是吃什么长大的?黄鳝一

铁血老枪

2024-03-12

发布于上海 | 转藏

展开全文

黄鳝平时钻进水稻田的泥土里,草也不吃,它们是吃什么长大的?黄鳝一般生活在稻田、池塘或者沼泽中,也被叫做田鳝、长鱼、血鱼,黄鳝的体型是典型的棍棒形,跟鳗鱼非常相似,因此也叫田鳗(事实上,鳗鱼也常常被叫作白鳝,但两者在分类学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成年的黄鳝体长可达50~70公分,体重80~300克,较大的个体可以长到90公分左右,体重超过700克。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黄鳝的生长速度是野生黄鳝的3倍以上。黄鳝养殖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这条产业链的下游,以黄鳝为主题的特色菜品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黄鳝至少有数十种做法,能够满足不同口味人群的需求,比如生焖、爆炒、油炸、红烧等等。广东的生焖黄鳝煲、淮扬的大烧马鞍桥、台湾的鳝鱼意面、江苏无锡的炸脆鳝等都是深受消费者好评的地道小吃。那么正如题主所说,黄鳝平时钻进水稻田的泥土里,草也不吃,它们究竟是吃什么长大的?黄鳝是一种非常贪食的鱼类,只在夜间才出来觅食黄鳝是为数不多的将洞穴作为栖息场所的鱼类,这是因为和大多数鱼类相比,黄鳝缺少鳞片的保护,体表富含黏液,非常润滑,打洞就成了自我保护的绝佳手段。但是一旦到了晚上,缩进洞里的黄鳝就会出来觅食。此时如果将穿着蚯蚓的钓钩伸到黄鳝的洞口,黄鳝立马就会被蚯蚓所吸引。黄鳝在抢食时是非常凶猛的,甚至敢在众目睽睽之下抢食,一旦咬住了就绝不松口。除了蚯蚓,水田里的小鱼、小虾以及各种水生昆虫都是黄鳝的猎物。黄鳝的视觉退化,这与黄鳝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白天躲在漆黑的洞里,晚上也在黑暗环境下觅食)。但黄鳝的味觉和嗅觉都非常出色,侧线系统也很发达。此外,黄鳝还存在特殊的性逆转现象,与之相关的生理变化至今依然是个未解之谜。体长在35公分以下的黄鳝都是雌性,随着个体的增大,由雌性转变为雄性的个体越来越多;36~48公分时,雌雄比例各占一半,性别比例相对平衡。但是当体长超过53公分时,几乎所有的黄鳝全部都会变成雄性。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黄鳝第1年能长到20公分左右,粗细犹如铅笔;第2年一般可以长到35~40公分,这时候已经有一部分黄鳝开始变成雄性了;变性之后的黄鳝吃食量猛增,生长速度也更快。那么问题来了,人工养殖的黄鳝吃什么呢?目前,黄鳝的人工养殖必须要经过驯食才能获得成功。所谓驯食,其实就是对黄鳝幼苗进行食性驯化。鳝苗的来源可以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收购或者自己捕捞的小规格黄鳝,这类鳝苗相对来说更容易训化;另外一种是已经开始摄食蚯蚓、冰鲜鱼等“野味”的、个头更大的鳝苗,这类鳝苗的驯食就有些难度了。驯食时,刚放养的鳝苗先停食1~2天,让鳝苗产生饥饿感,这是为了更好地刺激它们进食。之后,将鲜鱼打成浆,用纱网滤除鱼肉和鱼刺,最后再用滤出的鱼浆水浸泡颗粒配合饲料就可以了。一般来说,每公斤颗粒饲料使用0.5公斤的鱼浆水浸泡10分钟左右即可,这样一来,颗粒饲料上就沾染了鱼肉的腥味,自然而然就起到了诱食的作用。第一天的投食量可以按照鳝鱼总体重的1%分配,之后根据鳝苗的吃食情况适当调整投喂量,并逐步减少鱼浆的用量。最后,即便在不使用鱼浆浸出液的情况下,大多数鳝苗也能够正常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整个驯食过程一般在7天之内就能够完成。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黄鳝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因此配合饲料中不能混有成块的固体鱼浆或者鱼糜,否则鳝鱼就会首先摄食这些鱼浆、鱼糜,驯食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总结:黄鳝是杂食性鱼类,但更偏爱荤食总之,黄鳝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只要猎物大小合适,各种小鱼小虾、昆虫及其幼虫、蛙类、蝌蚪、水蚯蚓、田螺等全部都在黄鳝的猎食范围之内。在缺少食物时,黄鳝也会摄食一些水草、藻类、瓜菜和腐殖碎屑。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驯食成功的鳝鱼就没那么挑食了,可以全程摄食人工配合饲料。那么问题来了,该如何设计一种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成本还比较低的黄鳝专用饲料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微信

献花(0)

+1

来自:

铁血老枪

>

《趣闻》

举报/认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