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4 01:48:192893
2008年,罗永浩英语培训学校在北京开始营业,七年后,罗永浩英语(课程)培训学校正式关闭。
2012年,罗永浩创办锤子科技,2018年下半年出现经营危机,锤子科技欠了银行、合作伙伴和供应商6个亿。
做互联网博客网站,凉了;做教育培训机构,凉了;做手机,也凉了。
做什么凉什么,所以他才被网友 「 亲切地」 称为 「行业冥灯」。
但从以上时间线可以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每当上一个创业项目要凉的时候,罗永浩其实已经把创业魔爪伸向了下一个行业。
他还把自己的经历讲给观众听,到处开展演讲。
不过,一般成功之后的企业家才开始演讲,用自己的成功和之前的挫折给听者以鼓劲。但罗永浩作为失败专家,有什么好讲的?
人人都说不行的锤子手机在罗永浩嘴里是改变世界的民族希望,以此为基调,罗永浩开展了他一次又一次的发布会,并且每次发布会都在传递一个信念:我终将改变世界。
怕厨子不看菜谱看兵法,也怕商人不卖好货改卖概念。最恐怖的是罗永浩这种货不咋地,理想还吹贼大的。
他的产品slogan赫然写着:重新定义下一个十年的个人电脑。
在他的产品介绍里,不乏 「 全球」 、 「 世界级」 这样的字眼,就算你不相信这世界上有光, 不相信奥特曼,你也要相信罗永浩。
或许,在某个瞬间,你真的被说服可以拿四千块钱,能买一部比八千的苹果和七千的华为更优秀的手机。
但现场对产品进行演示的时候,他翻车的烈度远超了我们的想象。
就像是你和一个熊孩子吃饭,眼瞅着他要把杯子从桌子上碰倒,结果都没来得及你反应,杯子碎了。
罗永浩在展示 「 牛比的TNT」 时,介绍它的功能为 「 能把电子表格的工作效率提升200%甚至以上」 ,但连续两次操作失败。
没把我们忽悠瘸的大忽悠直接摊牌了: 「 虽然是我的不对,但求理解万岁。」
然而罗永浩越是翻车,我们似乎越是钦佩他。
著名解说员贺炜在2014世界杯西班牙小组赛出局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段经典解说:
「人生当中成功只是一时的,失败却是主旋律。但是如何面对失败,却把人分成了不同的样子,有的人会被失败击垮,有的人能不断的爬起来继续向前...我想真正的成熟应该并不是追求完美,而是直面自己的缺憾,这才是生活的本质。罗曼·罗兰说过,这个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过后仍然热爱生活。」
那年我还年轻,只把这段解说词当成一段鸡汤,等后来蹉跎岁月久了,才发现琢磨明白了这段话,几乎能缓解人生路上80%的挫败感和沮丧。
我国是一个成功学流行的社会,数不清的人著书立说教你如何成功、如何腰缠万贯、如何成为王牌销售员、如何成为下一个马云和刘强东。
在他们的云山雾绕下,很多人会产生一种错觉:成功仿佛有一套公式,只要你把成功者的经验代入进去,就能成功。
但问题是人生的公式有着数不清的变量,一个变量差之毫厘,最终的结果就会谬以千里。
很多毕业生在毕业前是 「 我相信自由自在,相信明天,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 ,毕业后被社会毒打了一遍,才明白 「 早岁那知世事艰」 。
其实大多数人的人生就是一个失败接着一个失败,中国的中小企业平均存活时间是两年半。也就是说,你创业的话能坚持过30个月,就已经超过了平均水平,大部分创业者最后都会沦为炮灰。
公务员报考比例最低是一比三,也就是说,起码三分之二的人没法上岸;
高考、考研时你梦想着985、211双一流大学,最后结果必然也是分母远大过分子;
甚至感情也是如此,有几个人能初恋就白头到老,大部分人不还是经过一次次恋爱和相亲失败的经历后,才找到那个「正确」的人。
成功者是时代浪潮的幸运儿,但所有人都失败过。
所以岁数越大的人再读《三国》时就越喜欢刘备,毕竟那是个五十来岁还因为大腿长肉,觉得自己虚度光阴而流泪的大叔。前半生几乎不是在跑路,就是在准备跑路,但居然从来没想过放弃。
罗永浩创业失败又创业,在失败中爆发,又灭亡,然后又能再度爆发。
这不比傅人传都燃?
而为何屡战屡败的罗永浩,还总会被投资人的钱砸呢?
因为他能给人希望。
以上翻译过来,意为两点.一是:我没有做啥都失败,只是成功了之后再失败了,至少成功过;二是:嘲笑我随意,反正没几个比我强的。
他当年有没有那么多存款真假难辨,但就说罗永浩的求职路,已经足以让许多同龄人低头。
2021年高校毕业生909万,同比增加35万。不论高校如何粉饰应届毕业生就业率,社会如何创造就业岗位,毕业生求职惨状有目共睹。
在应届生毕业之前,求职市场的简历修改服务都已经到两百块一次了,这相当于从投简历就开始难。然而就算是这样,也不妨碍拿二百块钱改的简历和二百块一起 「 石沉大海」 。
图源网络
2000年,28岁的罗永浩面试新东方,两次试讲失败,说实话高二退学的他能拿到这两次机会就已经非常不可思议了。虽说那时候大学生更金贵一些,但初中文凭实在是有点拉胯。
不过他没放弃,给俞敏洪写了一封信之后,得到了第三次机会,2001年成为新东方任课教师。2003年凭借学生拍下的渣像素课堂视频,火了。
放到现在,28岁求职,甭说直接给董事长写信了,一般人连董事长是谁、在哪儿可能都不知道。
而当代28岁年轻人面临的可能是企业新一轮的 「 优化」; 也可能在纠结大厂的挑战与小城市的编制;更可能在跟23岁新进入公司的小伙子共担相同岗位的工作,并且人家干得还比自己起劲。
有人向上奋斗,有人被迫内卷。大环境之下,大家无暇他顾,常常被时代的洪流推着往前走。但看似无比沧桑的年轻人,其实转过头来内心依然会被罗永浩点燃。
「 人生啊,想想罗永浩还有什么过不去」。
比起罗永浩的落落落落落,咱们的起起落落似乎也就不算什么了。
罗永浩新品发布会上这些 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弹幕说明了一切:他来了,在失败中灭亡的罗永浩,又在灭亡中爆发了。
创业半生,归来仍是罗永浩。
他没有改变世界,没有做出能称之为民族希望的产品,但他的经历足以点燃一个丧逼青年。49岁的他,年龄直逼一线网友的爹妈。
但他依旧使尽浑身解数,卖艺还债,直播带货。
这TM不励志,什么才叫励志?
同二十年前相比,普通人对未来的期盼要悲观许多,躺平学已经成了显学,这是好事。曾经有着 「 中产幻觉」的写字楼白领们终于发现自己和几十年前的纺织女工并无本质区别,这是 「 实事求是」的胜利。
我也完全赞同拿多少工资干多少活,拒绝老板画的大饼。但躺平之余,或许可以想想自己曾经有过什么梦想,既然已经对未来无望,何不奋力一搏。
或许大多数人都会失败,但起码还可以像《飞越疯人院》的主人公那样,对着嘲笑自己的傻瓜说一声:
「At least I tried.」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资料来源
1. “匮乏感”来袭:假装在上班和已经再就业的失业北漂们 谷雨实验室
2. 罗永浩:我还得清6.7亿却还不清感情债 《我的青铜时代》
3. 专访罗永浩:我今年四十八岁,还可以承受无数次的失败 界面新闻
作者/ 丹尼尔&唐山热依扎
运营/ 稿新结
- End -
觉得内容不错
欢迎点个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